English

书稿交流会为何成交寥寥

2000-09-20 来源:中华读书报 实习记者 黄松飞 我有话说

本报讯 “2000年书稿交流会”自9月8日开幕以来,其交易情况与本届北京图书节红红火火的图书“热卖”相比,显露出出人意料的冷清。据主办单位北京市版权局版权管理处统计,参加整个书稿交流会的有近300名作者的600余部作品,但总共成交5部,达成意向41部,不到全部参会作品的十分之一,这个数字远远低于参会作者与业内人士的期望值。

在“出版社找好作品难,好作品找到好出版社也很难”的现状下,“书稿交流会”作为一种透明的交易方式,使供需双方有了见面交流的机会,这本应该是一种很好的方式,为何其结果却令人大跌眼镜?对此,业内人士分析说,成交量由书稿整体质量决定,出版社对作品的要求和作者写作方向之间的差异,对此也有很大影响。

参加交流会的一些编辑与参观读者认为,真正引人入胜、让人一读爱不释手的作品甚少。本届书稿交流会作者绝大部分是业余作者,水平不一,好作品较少,文学类作品为主,占80%多;而文艺类图书近几年来走势低迷,文艺类出版社数量又非常有限,因而成交量低也就在所难免了。由于大部分作者与出版社接触少,各自看问题立足点不同,因而出版社对作品的要求和作者写作方向之间有很大的差异,作者的写作受知识、阅历与兴趣的影响,出版社出书则应跟着市场需求走,对于书稿的选择必然与经济利益紧密联系,有水平的好作品也不一定当场被选中。作家出版社张水舟编辑透露出对交流会上的作品有三部很感兴趣,他认为这些作品选题好,文字功底也不错,但出版后能否叫得响,还要再作一定的调查研究。对于非文学类,知识产权出版社总编欧剑先生认为,不同的出版社对选题的要求不同,有的作品即便水平很好、功底也不错,可选题不适合出版社专业的需要,也无法被出版社选中。他还说,选题除了要符合出版社的特点,还应有原创性,或填补某一空白,或反映某一历史文化,如《话说老北京》、《北京人的故宫》等,这样的书有时即使市场暂时不一定看好,出版社为保存文化,也可以推出。

另外,参加交流会的很多作者反映,本次交流会上出版界来的编辑很少,在图书节上设展的出版社工作人员一般都是发行部门或门市的员工,对书稿交易没有多大的兴趣。真正意义上的买方代表——编辑来得太少,所以他们的作品还是无缘被“伯乐”相中,因而成交也就寥寥无几了。对此,北京市版权局调研员刘志伟先生认为,这种情况反映了出版界对书稿交流会不重视,很多编辑视线狭窄,只盯名作家,急功近利,对于发现新人,培养新人缺乏耐心。

书稿经营,国外在这一方面有专门的经纪人,或已成为一个成熟的行业,而我国在这一方面还处于初级阶段,政府出面组织书稿交流会,不论作者还是编辑都纷纷赞赏,确实是一种很好的方式。作者肖鸿鸣表示,这不只是一个桥梁作用,更重要的是加强了出版社与作者的联系,增进相互了解。这位已有多部作品被达成意向的作者还说,交流会成交量少的原因是很多的,毕竟是起步阶段,各个方面都可以从中获取经验,作为作者来说,心高气傲与灰心丧气都是大忌,最主要的是扎扎实实写好作品,提高自己。有关人士则希望更多一些外省作者参与,希望作协能推荐一些有实力而又缺乏出版渠道的作者来参与,看来,书稿交易怎样越办越好,还有待于继续探索。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